土豆豆土

2023年度总结(游戏篇)

今年新游戏玩得不少,但只给一个游戏(《女神异闻录3》)写了文章。大部分游戏不值得,值得的又不知道从何写起,导致「游戏」tag已经因为文章数量太少从我的首页失踪了。于是决定在与今年告别前临时抱佛脚,虽然是个合集,但至少能把想说话的说掉。

How we know we're alive

改变

如果未来的我穿越回这一年,我觉得她会说「2023年是我游戏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取得了「新设备」,尝试了之前很少接触的游戏类型,和其他玩家/社区的联结更紧密了,体验到了很多很多感动的、幸福的瞬间。

当了这么些年金字塔底层Mac玩家的我终于咸鱼翻身啦。年中的时候想打一个据说很特别的windows only的恋爱游戏(Our Life: Beginnings and Always),翻箱倒柜找出了高中用的游戏本。由于太久没用,电池已经鼓包,顶坏了面板,连夜送修花大价钱换了电池,四舍五入拥有了新电脑。后来那部恋爱游戏没玩下去,但这台陈旧的、系统还停留在win8的电脑成功炸开了新地图的大门!

于是花在steam上的时间慢慢增长(下半年switch也确实没什么吸引人的作品),得以在任天堂第一方大作和那些被搬上switch的名作之外,体验到更多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此前,在steam上打游戏对我来说是一个主机不在身边的无奈之举,甚至宁愿花大价钱买卡带也不上steam,今年逐渐喜欢用这个平台。能够装饰主页,会在我做一些奇怪事情的时候跳成就,还能帮我收集、存放游戏截图,果然社区有社区的好!还开始在steam写测评,虽然没有写博文那么认真,但正因如此没什么提笔的压力,还经常因为收到小礼物而沾沾自喜(虽然最近没收到了)。

游戏资讯方面,此前很少关注游戏媒体(因为觉得大同小异、不像活人很无聊),买游戏主要看缘分,也很少吃朋友安利,但是steam用得多了之后,即使不主动搜集信息,信息也会向你涌来(好友动态、测评、心愿单等等)。自从加了一个仿佛工作内容是玩游戏、写测评的友邻之后,已经把steam好友动态当微博刷了(虽然一开始嫌他占据了我的主页,但后发来发掘能从他的动态里挖到好东西)。此外,今年还参加了两个游戏展览,对工作室啦、开发商啦也有些印象了。

说回自己,今年很棒的一点是尝试了很多之前很少接触/不会主动玩的游戏,比如Roguelike(《哈迪斯》)、动作游戏(《师父》)、体育游戏(Pyre)、像素游戏、第一视角的游戏等等,体验就没有不好的,以后更敢尝鲜啦。

还准备了一本小本子做记录(总觉得我妈会念「要是你上学也那么认真……」,好在我已经不上学了),玩的时候想到什么就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用的是早先朋友送的漂亮「上网本」,当时朋友把它送给我的时候,留下了希望我能记下上网过程中喜欢内容的寄语。现在这本本子被我拿来承载打游戏时的思绪,也算完成旧主人的托付了吧。

除了自己记,看别人的测评也很有意思,有时候睡前没什么有意思的活动,就会翻好友的测评,经常看得太入迷错过睡觉时间。果然大家的测评各具特色,但跟我印象中的好友本人又很贴。很短很俏皮的、很长很丰富的、很专业很规整的,还有不用英语写不出来的(可恶,我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烦恼?)

记录着记录着,更了解自己的喜好。

发现

游戏与人

我看人看「核」,看游戏最注重的也是「感觉」和「表达」,倒不是特别在乎趣味性和玩法(但当然不能太差)。选择想玩的游戏就像决定和谁交朋友一样。拿到一个游戏,先看画风,真人电影风格的剔除,有记忆点的留下(看来这辈子和3A是没什么缘分了)。人气旺/网评好的游戏更需要好好审视一番,很多人喜欢不代表我喜欢,特别是该等「很多人」的主要构成很可能是通过游戏来证明自己「实力」与「品味」的男的。今年玩了两部被称为「国游之光」的作品都觉得不大行,反正没我在游戏展巧合逛到的游戏(《矿工与山神》)好。太想要证明自己是「光」,反而会忽略很多重要的东西呢(更可能原来就不知道)。

好玩的游戏很多,但能扒在心上的却很少。就像友说的「我有很多很喜欢的朋友,觉得随便和谁都会很开心,但为什么就没有找到那种『就是你了』『only you』的冲动呢?」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脑海中蹦出那几个我很喜欢的游戏,琢磨令我动容的游戏和普通好玩游戏的差别。

没有办法总结出一套具体的标准去对应,但遇到「那个」游戏的时候就知道。最喜欢的那类游戏能提供的感觉大概是:热爱冒险,横冲直撞,对在乎的东西很执着,不在乎的东西全都不重要。

所以说还是要多玩多尝试啊。

游戏与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对我来说比起「记笔记-复习-练习」,游戏这种形式能给我带来更多的感悟。在生活中看到/体验到的东西很局限,但游戏中的很广阔。

我是一个很少多周目的人,所以不管多好的游戏,总有要和它说再见的那一天。再见是很自然的,你不能抓着它不放。但不再见也没关系,因为一定会有别的让我觉得很棒的游戏。就像刚遇到《假面》的时候感叹我何德何能能碰上那么好的游戏,这辈子还能玩到这样的游戏吗?后来遇到了Mother 3,又遇到了Outer Wilds

游戏还很温柔的地方在于,花时间就能有进展。即使那些以「难」著称的游戏,制作者也不是真的想为难你,而是希望能给予你一段美好的回忆。于是在那些困难的游戏里,发现自己从「不可以」到「可以」,发觉「只有自己想吃的苦才是值得吃的,虽然那已经不能被称之为『苦』了」,发觉「与冒险之后能看到的风景相比,所谓的『风险』不值一提」,发觉「走错路也好,把飞船撞坏也罢,都没有关系」。在这个冒险不被鼓励、风险被视为仇敌、要追求被他人定义为「重要」之物的世界,说上一句「宇宙毁灭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只是来烤棉花糖的」;「第一次见面又如何,我觉得我们已经是好朋友了」;「把一切都交给命运吧」;「再见了工厂,谢谢你工厂」。很好,很重要。

颁奖

又写「我」写了一大堆,终于进入正经讲游戏的颁奖环节了。

截至今日,本年度游戏时长总计697小时49分钟,计时天数228天,看书/看电影时长都不到两百小时(顺带一提,上班时间大概934小时),果然我还是最喜欢游戏了!

上半年实习结束后疯狂打游戏,毕业前那段时间也打了不少,上班后只有晚上和周末有时间,也很难有大段、完整的时间打游戏。很怀念以前寒暑假从早打到晚,十天能打一百个小时游戏的时光(也很怀念PS上的大体量游戏,现在的我可能都打不下去了)。但想来今年也是会令未来的我怀念的一年吧,毕竟之后就没那么多时间打游戏了。

单个游戏而言,游戏时长大于一百小时的只有《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134h35min),下一层级直接掉到四十小时了。超过四十个小时的有陪我度过了写毕业论文(初稿)时光的《火焰纹章:Engage》(45h49min,结果比写初稿花的时间都长);让我回忆起以前玩P系列时感受和当时自己的《女神异闻录3 携带版》(46h32min);春天的时候玩得废寝忘食的《密教模拟器》(40h15min);整个十月每天晚上挤出一两小时像挖地道一样把游戏挖通关的《星际拓荒》(40h2min)。再往下是一大堆十几小时、二十几小时的游戏,但也不乏佳作和惊喜之作。总之对今年的游戏情况十分满意!

感谢奖

以下提一些我喜欢的游戏,基本都大名鼎鼎,不需要我再夸什么了,但有想要记下来的心情和想要感谢的陪伴。

《哈迪斯》/Hades

不明白官中为什么是「黑帝斯」,还是习惯用「哈迪斯」。应该是我第一款通关的Roguelike游戏,由给我推荐《空洞骑士》挣得名声的友倾情安利。

这个游戏对我来说比较特别的一点是,从时间上来看是和朋友一起打的(空间上不是),所以我时常对比我们的游玩方式。我愿称朋友为「学者型」玩家,会认真钻研武器、技能和构筑,相比之下我全凭感觉,秉持着「进攻就是最好防守」的信念一往无前地冲来冲去。

游戏风格也对应了我们的生活态度。朋友是非常认真,擅长检索、收集信息,并且运用相关信息解决问题的人,而我主要靠「感觉」活着。我觉得朋友很厉害,能精通很多事情,但同时我的做派也没什么不好,每次相信感觉总不会错(虽然不管我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我都会觉得没有错)。神奇的是我还比朋友更快打通,通关十次就收手不玩(果然我就是喜欢新鲜的感受),朋友则是不遑多让上难度、打高热,打了将近两百小时,几近全成就。

《师父》/Sifu

应该是我玩的第一个格斗类游戏,从勉强过第一关到打完武德结局的感受,已经在毕业博客里提过了。买的时候店员还特意提醒「这个游戏比较难」,我心想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难游戏,只有无聊的、没兴趣打完的游戏。

上手果然难,但也很喜欢。字少但内容能把故事撑满。

比起文本量大且优质的游戏,我一直偏爱信息碎片化呈现、需要玩家自己拼凑的游戏。如果能用不多的文字构建出一个完整世界并晕染出独属这个世界的氛围,那基本就预定我心中的佳作席位了(比如《塞尔达传说:魔吉拉的假面》和《星际拓荒》)。《师父》也是这挂的,据点有一块大大的线索版。

厉害的作者总能通过一个画面或者几个简单的动作传递很多信息。打《师父》那段时间我正在看《中国奇谭》,恰巧看到刘毛宁的片子,感叹角角落落的细节竟能如此丰富,各种瓶瓶罐罐、植物、器具,即使我从未在小村子生活过,也能确信那个世界是真实的。

《师父》给我的感觉和刘毛宁的片子很相似(十一月去北京买了他的漫画还得到了签绘!),一方面拥有自带晕染效果的极具记忆点的美术风格,另一方面细节丰富。贫民窟挤在一起晾的衣服(虽然能看出来就那几个模,但瑕不掩瑜)、美术馆的展品、还有结尾的「呼吸」,漂亮、充实并且通过场景构建外化了几个反派角色的内心,填补了故事线/人物线上文字的缺失。

《奥伯拉丁的回归》/Return of the Obra Dinn

这部想玩很久了,本科毕业就在微博给朋友们抽奖抽《奥伯拉丁的回归》(但忘记开奖),好像那时候价格是69,现在都76了。真正入手是在四月,实习刚结束,和《褪黑素》《女神异闻录3》一起买的。

可以说是第一部让我觉得侦探真的是我,而不是制作组像baby-sitter一样一步一步引导我找到真相的侦探/解谜类游戏。没有大段的台词和过场动画,没有斗嘴打趣的同伴,全部靠自己。因此最后抽丝剥茧,通过纹身、随身物品(以及碰运气)写完所有人的调查报告时非常有成就感。

神秘氛围也塑造得很棒,宝藏、诅咒、贪婪之举与人性光辉,「作为回报……这艘……奥博拉丁号……终于得以返航」。

《密教模拟器》/Cultist Simulator

在switch上打完了上面说到的三个游戏后去steam觅食。看了豆瓣小组的推荐,说玩了很久《密教模拟器》才玩明白之后惊为天人,于是买来试试。

那时候我steam用得还很少,玩着玩着发觉友收藏了一个艺术作品,画风和《密教模拟器》很相似,定睛一看发觉这不就是《密教模拟器》吗。过不久他也开始玩,于是我又能继续「友和我的找不同游戏」。

友发桌面截图,牌和牌之间留有空隙,而我是一张紧贴一张(也可能相反,我记不得了)。我在截图下评论,友则回复了我如何通过删除backup文件「撤回」愚蠢操作的方法。没有用过,因为很喜欢这个通过卡牌构建出的奇妙世界,不介意多待一会儿。

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是四月中下旬,想着马上就能去北影节特别开心,连带着玩游戏的状态也跟着变好。可能良好的环境和雀跃的心情能给游戏添色,如果我没办法沉下心来研究这个没什么教程指引的卡牌游戏,或者担心被它吸走很多时间(事实上确实如此,玩它的时候久违找回了寒暑假打游戏的感觉),是很难想象竟然可以通过一张桌子呈现现实、梦和异界的(文本和氛围特别棒,我觉得喜欢《极乐迪斯科》的八成会喜欢《密教模拟器》)。

还有值得一提的事件是在steam写的第一篇测评还被《密教模拟器》的翻译组负责人(?)评论了,当面感谢了翻译团队的努力,完全保留了原作的神秘氛围,着实厉害。

《蔚蓝》/Celeste

也是友推荐的游戏,友的推荐语是觉得Madeline很能让人有共感,是非常高的评价了。

正好是找工作那段时间玩的,虽然平均每一章要死大几百次(最多一章死了一千多次),但完全不会觉得疲倦,高强度打了三天打完,印证了《师父》部分提到的「没有难游戏」的观点。这个游戏给我的感悟也和《师父》的一起在毕业博文里提过。

很喜欢Madeline,感受到山的呼唤就一个人去爬山了。圣诞节想cos Madeline来着,但没找到红头发。酒店老板、奇怪的老婆婆、Badeline等等角色也都很有意思(Ha Ha Ha Ha Ha Ha Ha Ha)。特别喜欢Madeline和Theo的交流方式,虽然刚认识,年纪也差不少,但可以毫无保留。后来听友说Madeline是跨女,这个游戏的主设计师和音乐负责人都是。

这个游戏音乐也非常好听,很适合当看书时的BGM,够长又不会喧宾夺主。记得答辩完,我在宿舍走道里一边看《悉达多》一边听最喜欢的Mirror Temple,觉得如果悉达多能听到这首歌,说不定能更早悟道。

《绯红山谷》/Scarlet Hollow

这游戏不怎么火我要多介绍介绍。这是一个恐怖类文字冒险游戏,因为亲戚的死亡,我回到家乡小镇,结果怪事开始发生……虽然官方介绍是这样,但在我心中这是我玩过最好的恋爱模拟游戏,碍于防止剧透我只能说可选对象超出想象的丰富,十分带劲。

在恐怖游戏里发展关系当然不会一帆风顺,但,「没有爆炸的约会不是好约会」,对吧。

我觉得这个游戏最大的优点是,代入感非常强。作者是观察非常敏锐、细腻的类型,第一场约会的谈话内容让我非常感同身受,提到studio apartment时主角说「... and I love it. It's a little cramped. But it's mine. I mean, technically I guess it's the landlady's, but I don't have to share it with anybody. It's a mess, but it's my mess」,询问工作问题下的可选项有「I'm a fist-year associate at a big law firm.」并且说中了我不喜欢这份工作的本质:「Friends who went into health care are as tired as I am but they're actually helping people, so they can take pride in their work.」

可惜还在更新中,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玩到下一章。

《邪恶冥刻》/Inscryption

参加展览种草的游戏。一直很想玩桌游,之前体验过万智牌觉得有意思,奈何太难凑时间、地方和一起玩的朋友。《邪恶冥刻》完美地解决了前述问题,不但提供游戏,还提供陪你一起玩的人(莱西——

不仅如此,《邪恶冥刻》不但创造了游戏角色陪你玩,还【涉及严重剧透,不能多说,抹去】。

总之打牌非常好玩,可觉得比起游戏后段的发展,打牌好玩好像是最不值一提的优点了,推荐大家都试试!


最后提几个我觉得也很不错,可以尝一口的作品:《金偶像谜案》《红弦俱乐部》《巴别塔圣歌》《节奏医生》《水箱》, Hypnospace Outlaw, Madorica Real Estate, Hotel Sowls, The Last Door.

大奖

以下是我今年最喜欢的两个游戏,玩的时候就想写,但借口身边没人玩一直拖着,其实是不知道怎么写更怕写不出它们的好。会写的,会写的!

往年每年能有一部我心心念念、见人就夸并且想给它写文章的游戏就不容易了,今年竟然有两部!天哪!

真要说的话,还是《星际拓荒》略胜一筹,毕竟加布罗和【涉及严重剧透,抹去】实在是魅力四射,而硫卡还是个孩子。

《地球冒险3》/Mother 3

七月份的时候3DS失踪,想着与其买一台新的,不如买一台别的游戏机,于是选择了有好几部早期《塞尔达传说》的GBA。先玩了《塞尔达传说:缩小帽》,好玩是好玩,但是人物塑造上还是差一点,打开没那么期待的Mother 3反倒一下就被吸引住了。

也是17年前的游戏了,但可以说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像素画风,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我对像素风的印象,要知道之前的我可是因为不喜欢Undertale的画风,愣是拖了两三年才吃了朋友的安利。

玩到后面是能感觉到HAL没时间/没钱了,但是游玩的过程中已经累积了太多太多被制作组绚烂的想象力震撼的时刻(然后停下来在小本子上记记记,或者划开手机拍拍拍)。能明显感到这是一帮怀揣梦想和热爱的人做出来的游戏,制作组很爱这个游戏,也爱玩家,真心希望玩家能因为玩到这个游戏而开心,很动人。

说白了就是个拯救世界的故事,但是听得我眼泪掉下来。喜欢妈三最核心的原因是它散发出的随性、浪漫的气质,使命的终结是浪漫的,跟随命运的安排是浪漫的,我一直想说但不知道怎么说的话、爱、自由、命运这些美妙但触摸不到的东西,在这个游戏里得到了展现。用友的话来说,这是一个「让人相信世界上有不少灵魂契合的人」的游戏。

可惜IP太老,东京任天堂旗舰店里完全找不到《地球冒险》的踪影,还是在隔壁Loft里买到了《地球冒险》和hobo的联名日历,马上就能用了!

《星际拓荒》/Outer Wilds

去年十一月在朋友圈发了写《假面》的文章,一个朋友评论说最近玩了《星际拓荒》,也有时间循环元素。一年之后,在《金偶像谜案》的测评底下同一个人又提到了一样的游戏。于是土星又转回了我的头上,我遇到了对我来说很特别的游戏。

只能说《星际拓荒》的制作组实在是太有才华了(听说雏形还是毕业作品),人物塑造之饱满,BGM出现时间之精妙,一切都正正好好,感觉是那种有的话天生就有,没有的话学也学不来的,无法模仿、无法复刻的作品。

刚玩这游戏的时候坐在火堆边烤火时就有些想哭,突然响起的BGM和隐约能听见或其实是「看见」但被我误以为是「听见」的风声,那一刻我久违地觉得「My Heart is Full」。

《星际拓荒》中的世界是会让你觉得每一次「失败」、每一个「意外」都会带来别样景观与崭新发现的世界。不需要遗憾,没有什么是一定要做到或者需要改变的(即使执着如挪麦人也在计划破产后立马投身新的研究了)。你手握无限的可能性,因此面对恶劣的环境、未知的前路也不会畏惧。

同样都依托于时间循环系统,但和《假面》的不同之处在于,《假面》的重点在于帮助别人,所以才会被诟病在循环重置后给玩家带来一种努力白费之感,但《星际拓荒》的宇航员随心所欲,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去探索,随着发现的越来越多,即使时间不断重置,但「我」仍是往前走的。

非常喜欢这个游戏,非常喜欢这个游戏里的每一个主要角色,加布罗,费尔德斯哈、切特、斯特雷,叽叽喳喳各说各话的挪麦人,还有「我」——视安全为无物的「我」(谢谢制作组把飞船设定成修一修就能恢复如初)。

打完后又和那位友在评论区聊过这个游戏,他说还好有时间循环,否则主角辛辛苦苦当上宇航员,结果第一天就遇上这样的事,太惨。我倒觉得不会,迎接这样的事是「我」旅途的绚烂组成之一,「我」一定不会觉得糟糕。

最后

感谢游戏,让我能拥有这些体验和想要表达的东西。

还要感谢朋友。其实我打游戏的方式和以前没什么不同,为什么觉得今年过得好,我想被我举成例子的人的原因不少。虽然有的不常打游戏,有的因为恋爱没时间打游戏,有的不希望在打游戏上耗费太多时间,有的认真参加小组活动但就是不打我推荐的游戏,甚至有的根本不认识,也看不到我这篇文章,但是打游戏路上偶尔能和你们相伴,我很荣幸。小时候在P4G里见到「Commune」的时候不明白这个词的意义,现在觉得,结识「Commune」能让人获得特殊能力这一点不是骗人的。

总之今年已经够好、够令人满足啦,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幸运啦,但还是希望明年能更好、更幸运一点,能遇到更多让人觉得不枉和它相遇一场的游戏,以及陪我玩的人。